安徽省信用协会欢迎您!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信用研究>信用研究

质疑官员履历是对政务诚信的呼唤

浏览次数:132   发布时间:2016-04-22

昨日,有网友在微博上对陕西铜川市印台区委书记延红岩的履历提出质疑,引起广泛关注。陕西省委组织部工作人员今天下午对此回应称,延红岩12岁就进入艺术单位,按照规定,就算作参加工作时间,并不存在问题。(7月1日《法制晚报》)

对于官员12岁参加工作的履历,官方的解释也并无道理,一些艺术学院、文体单位的工作人员,很多人参加工作就十一二岁,确实并不在少数,对于这部分人员如果经历了工作岗位的磨练,成长为主政一方的官员也不是不可能,毕竟社会也是一所大炼炉。

关键问题在于该官员12岁就参加工作,其间的履历却缪缪数语一带而过,根本看不到其中的详情,造成民众质疑官员“12岁参加工作”的履历造假也就再所难免。近年来,一些官员频频被曝年龄造假、简历造假、档案造假,官员履历“造假门”发展轨迹几乎都是如出一辙的“三部曲”:先是网友提出质疑,接着有关部门调查,最终造假行为得到证实,当事人受到处理。

所以,此次对陕西铜川市印台区委书记延红岩12岁就参加工作的履历提出质疑,网友们同样期待是否又会成为下一个倒在“履历”上的官员,出于这种心态的围观者不在少数。

当前,年轻化、高学历化成为各级各部门选拔任命党政干部的趋势,年龄在很多时候被当做一道“硬杠杠”,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为官员简历造假的利益驱动。而更为重要的是,程序缺乏规范,把关机制不严,使得那些“驴唇不对马嘴”的简历,公然在有关部门眼皮底下蒙混过关,该提拔的照样提拔,该升迁的依旧升迁,又在客观上助长了官员铤而走险的底气。

12岁参加工作不是不可以,在某些领域确实存在他的特殊性,但提拔官员却马虎不得,必须要本着对党和人民负责的高度,履历公示不能仅仅是走过场的事儿,应该要经得起推敲、经得起民众的质疑。在某个层面上来说,学历并不等于能力,但干部提拔的“红杠杠”不能碰。如果说官员存在着履历造假,往小了说是道德问题,往大了说是欺骗组织、欺骗党,如果不严查,就会祸国殃民。

陕西省委组织部一工作人员称对于该官员参加工作前的学历表示无从考证,也不掌握相关情况。很显然,与有关部门对于官员“12岁参加工作”的不以为然不同,网友对官员参加工作的时间和履历疑点倍加关切,舆论在这个问题上的“纠缠”,并非故意要从履历中找官员的茬,而是对政务诚信的呼唤。


www.ahxyxh.com 网站备案号:皖ICP备2024036519号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长江中路53号长江大厦8楼807-810 电话:0551-62602982 邮箱:xyahbjb@126.com